房價飆漲、物價也漲,薪資水準完全跟不上房價漲幅,買不起房,是年輕人的錯嗎?不動產趨勢專家、法學博士錢世傑指出,說實在話,年輕人、一般上班族要買得起房子真的困難,蛋白區小坪數的產品動輒就要破千萬元,要貸款30年甚至40年,「讓年輕人陷入無限償還貸款的輪迴地獄中」;他點出一個解方,也許可考慮引導人口往「次衛星都市」移動,這樣很多人就可在次衛星都市工作,不用全部擠到大城市,也用合理可負擔的房價或租金解決住的問題。
錢世傑指出,可考慮引導人口往「次衛星都市」移動,這樣很多人就可在次衛星都市工作,不用全部擠到大城市,也用合理可負擔的房價或租金解決住的問題。圖/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/攝 錢世傑提出另外一種思維,「如果不需要到城市上班呢」?他分析,最近美國商用不動產下跌,與空置率有關,而空置率又可能與因疫情而在家工作、導致商辦需求降低有關。統計顯示,美國近4,500家企業當中、大約有5成企業允許員工每週有一部分時間在家工作,要求員工每個工作日都得進辦公室的企業比例從3個月前的49%降至42%;採用混合式工作型態的企業員工平均每週在辦公室工作2.5天。 錢世傑指出,如果可以住在大城市比較外圍的地區,開個電腦就可以連線到台北辦公室,就不需要通勤上班,更不需要在台北市租房子、找房子,合理的月租金在外圍區域可以租到不錯的空間。或許有人會說不可能每個人都在家工作,確實不可能每個人都在家工作,但只要能夠把一定比例的人移出大城市,平衡區域發展、也抑制高房價,會是一個可思考的不錯方向。 錢世傑表示,引導人口往「次衛星都市」移動是可以認真考慮的方式,未來台灣人口逐漸會減少,從2,300萬人逐漸跌破2,000萬人,接著又會朝1,600萬人前進,人口減少,都市集中化的問題可能會更形嚴重,所以現在就可以建立「次衛星都市」,透過在家工作等模式鼓勵人口流入次衛星都市,這樣很多人就可在次衛星都市工作,不用全部擠到大城市,可用合理可負擔的房價或租金解決住的問題;至於真正人口過於稀少的偏鄉,隨著時間可能將逐步被迫整併。
因為都市集中化現象,錢世傑表示,如果多數人都到都市找工作,然後在都市買房子,但以如今的房價及薪資水平,年輕人要買得起房子真的很困難,蛋白區20多坪小宅就要破1千萬元,貸款30年甚至40年,才可能償還完畢,即使政府提出優惠利率或鼓勵金、獎勵金措施,「也只是讓年輕人陷入無限償還貸款的輪迴地獄中」。